Tuesday, January 22, 2008

聚會主義

一篇值得反思的文章

再思「聚會主義」胡志偉

筆者撰寫
〈常常聚會的危險〉,不是反對正常的聚會,如崇拜、團契或小組、主日學或聖經課程等,只是反對本港堂會或機構的錯誤論述:聚會出席率等同成效,而聚會愈大則愈有影響力。
當前全球福音信仰教會的危機,就是「虛有其表」(數量)取代了「道化生命」,這正是福音派領袖之一斯托得(John Stott)的批判:「缺乏深度的成長」(growth without depth)。福音信仰的反智文化,已有不同人論及,在此毋須重複。

「聚會主義」往往宰制華人教會生態,甚至台灣有教牧看○八年有甚多名牧訪台,這就是教會的復興年。筆者觀點正好相反,多了大型聯合聚會,只使教牧及信徒忙於追趕這些大聚會,根本沒有空間,停下來反思深化。耶穌的門訓方式,有些是群眾集會,如五餅二魚的神蹟,但接著耶穌與門徒故意退隱起來,讓門徒可以反思及發問,深化信仰。

可惜是華人教會文化向來重「大聚會」(容易籌集奉獻),卻嚴重地忽略了「小聚會」的重要,如讀書小組、電影或文化分享小組、討論或關注全球氣候變化、公平貿易等。筆者並非鼓吹「不聚會主義」,肯定大與小聚會均有其價值,只批判那股歪風:好搞大聚會,迷信多聚會就是復興的論述。

信徒的健康成長歷程,包括可見的與不可見的,我們更要關注的是看不見部分的成長:成熟的判斷、穩重的行動、持久的毅力等。如今獨立思考的信徒愈來愈少,創意與活力不足,這一切可能是教會領袖一手造成的,正因為我們培育了一群只有好奇心而「倚賴聚會」或「倚賴教牧」的信徒!當本港信徒只知蔡少芬或鄭秀文信主,卻不知程翔也於獄中信主;也不認識《尼西亞信經》、亞他拿修、約翰威克里夫、司布真等,而「信仰通識」的低落不在話下。

正因本港信徒生活與工作忙碌,教會領袖要重新認知 : 一個聚會不能滿足靈命深淺不同的會眾,反要釋放那些成熟的及委身的,毋須參與「非常規」(指固定聚會以外的)的聚會,因為這些聚會確實對他/她效用不大,而他/她可自行餵養本身。可惜的是華人教會文化多不是這般思考,認為愈愛主的,愈要以身作則多聚會,而委身者更要作好見證,就是「逢會必到」。

教會領袖重新思考「教會不只是聚會」,「分散的會眾」(scattered church)重要過「聚集的會眾」(gathered church)。教會要在俗世文化,實踐使命,就要作「天國麵酵」(太十三33),即信徒進入不同場景之中發揮影響力。當我們內部忙於聚會時,哪有空間與時間理會世事,哪有心力長期委身,而「聚會主義」成了信徒逃避社會責任的最好藉口 !  

(轉載自
香港教會網站。作者為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總幹事。)

http://www.christiantimes.org.hk/,時代論壇時代講場,2008.1.18)

1 comment:

said...

多謝你的提醒...